Post Detail

2023年8月15日 in 行业发展

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呼唤“双减”的行稳致远

本文摘要

“双减”聚焦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理念和要求,努力适应国际人才竞争、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双减”是一项系统改革,涉及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政府等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相关主体和要素的价值需求、利益关联等。“双减”改革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家长的教育短视焦虑、教师的减负提质实效、学校的教育服务供给、社会的教育改革期望、政府的监管推进机制等客观存在实践困点,彰显出“双减”的艰巨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深化“双减”改革应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双减”内动力;深化系统改革,营造“双减”大环境;强化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协同合力;健全配套机制,保障学生发展需求。

“素质教育”早在1994年被中央文件正式提出,历经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标志着素质教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进入新时代以来,发展素质教育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举措。为深入贯彻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理念和要求,有效破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等人民高度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从国家层面拉开“双减”改革的大幕。作为一场中长期的系统改革,“双减”涉及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相关主体和要素的价值需求、利益关联、结构功能等,需要进一步理清新时代素质教育赋予“双减”的历史使命,梳理实践困点,探索实践路向,以“双减”的行稳致远推动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新时代赋予“双减”改革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人类遇到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世界动荡不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驱动日益增速、人才需求日益紧迫,这给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发展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双减”是新时代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双减”在应对国际人才竞争,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被赋予重要使命。

(一)适应国际竞争人才发展需求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地位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国家更为重要、更为关键、更为核心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交织的历史关键期,我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英国科学博物馆学者统计发现,从旧石器时代(250万年前)到公元2008年之间,全世界共产生了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其中中国有30项,但最后一项是1498年发明的牙刷,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新时代,我国的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增强世界一流人才及梯队的集聚度,增加世界级引领型、战略型、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占有量。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需要全面推进新时代素质教育,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系列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才能不断形成和增强世界竞争力。

“双减”是党和国家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国际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推进新时代素质教育、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双减”旨在进一步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纠正应试教育弊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努力造就一批适应新时代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才支撑,努力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助力教育高质量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着眼于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发展的优质化程度和水平,由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具体体现在教育供给及产出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高等。关于教育供给及产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素质教育”“思政教育”“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好奇心”等育人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欧盟等国际组织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课题组先后研究提出了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指标体系,强调着重培养中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探索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培育和弘扬正确价值观念及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实事求是、勤奋努力等必备品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好奇心、主动性、专注与坚持、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目标感、独立性、抗挫能力等学习品质。这些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新时代,素质教育以追求教育质量为旨归,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育人智慧与特色的时代表达。“双减”秉承素质教育倡导的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新时代中小学生培养目标,努力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一是追求低负高效的学习模式,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释放学生的主体活力,让能力不同的孩子按照禀赋和兴趣接受相应的教育,“让学生有意愿、有时间、有空间、有选择地参与自主发展和个性成长活动”。二是纠正应试教育弊端,聚焦新时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拓宽视野、体认价值、丰富知识、创新思维、提升能力、陶冶品质、健全人格等,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

(三)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战略性创举,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要求通过“双减”推进素质教育、重塑教育良好生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塑造了教育的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育人的中国模式,从而构建和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发展素质教育和推进“双减”改革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双减”要聚焦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服务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要求,创新性回答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二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同义语或代名词,二者融为一体。“双减”要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道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三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努力破解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校外培训过热、校内教育被校外培训裹挟等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纠正各种短视化和功利性育人行为,强化优质教育服务和资源供给,重塑学校的育人主体地位,夯实国家教育体系根基,保障人民对美好教育生活的需求。

二、新时代推进“双减”改革的实践困点

减负始终是我国中小学的一个热点话题,国家层面自1955年发布《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指示》开始,先后出台的中小学“减负”文件达50多个,然而中小学生的负担仍然居高不减,反衬出“双减”工作的艰巨性、必要性和长期性。“双减”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改革,促使基础教育生态的重大变化和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必然涉及学生、家长、教师等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相关主体的价值需求、利益关联等,改革实践中客观存在多种诉求交叉、冲突等困点难点,制约改革实效。

(一)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难达预期

一是学习负担仍然不乐观。“我国大中城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的问题,在时间上已延续了数十年,且愈演愈烈;在空间上已涉及全国各个省(区)市,且越来越广。”调研发现,“课外辅导应试教育倾向较强,课外辅导市场监管欠缺,城乡学生参与课外辅导机会不均衡。”校外培训负担重在大中城市表现突出。“双减”改革后,这些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效果并不理想。二是实践存在误解、误判。访谈发现,部分学生盲目乐观地沉浸在“双减”的大环境中,从观念上到行动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与误判,大多认为可以少做或不做作业、少做或不做练习。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多了,诱发出现沉浸玩手机、打游戏等新问题。三是心理负担有加重风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显示,在10~19岁的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形势也很严峻,已经引起学校、政府、社会的重视。“双减”之后,学校承担了课后延时服务的主体责任,部分学校出于对学生安全防护的考虑,对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及课余活动方式、内容等作了严格规定,在“在校时间延长”+“安全防护严格”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心理负担需要关注。

(二)家长的教育短视焦虑居高不减

一是零和博弈的评价焦虑不减。家长的“双减”政策认知度为57.2%,教育焦虑比重为 60.3%,焦虑水平偏高。绝大多数家长对“双减”的价值理念表示认可,但对“双减”系统改革脉络缺乏整体认识,致使一味地对现实困境表示担忧,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困惑。尤其是在“唯分数、唯名校”等理念引领下,家长的观念、行为及焦虑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然迷信校外辅导、超前学习、强化训练等。“某些家长和学生对于学科类培训依然有强烈需求,甚至对当地减负政策有负面评价等。”还有家长认为,“双减”减少了校外学习的自主选择机会和平台,影响学生公平竞争。校内减负、家庭增负客观存在。二是家庭教育意识、方向存在偏离。部分家长完全依赖学校延时服务,降低对孩子的课后学习关注,缺乏必要的陪伴和监管,诱发学生的两极分化。部分家长对“双减”的认识过于浅薄,忽视孩子综合实践素养的提升,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选拔的要求。

(三)教师的减负提质实效仍需增强

一是教育教学评价观念更新滞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评价过程中,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层层传导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双减”的落地落实。二是“双减”认识、落实存在偏差。一味地从数量上、时间上、形式上等外显因素层面减少作业、考试、课后任务等,忽略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思维发展、品质形成、综合素养提升的内隐“提质”因素。对教学实践存在迷茫,对“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考试评价、课后服务等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与家长的沟通、释疑难度增加。三是提质需求加剧。“双减”对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提出新要求,强调向固定时长的校内学习要质量、要效率,迫切要求和驱动教师强化校内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意识,重塑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地位,增强学校育人的认可度、公信力。教师承担课后延时服务等工作及职责增加,以至于教师用于集体备课、校本教研、专业学习、外出培训等活动的时间、精力被严重挤压,教师专业学习及发展显得力不从心,职业吸引力、幸福感受到影响。

(四)学校的教育服务供给亟待改进

一是办学质量提升压力大。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社会、家长等评价学校的核心指标,学校推进“双减”改革的顾虑很大,保障并提升教育质量的压力很大。二是优质资源统整难度大。课后延时服务对发现、呵护和培养学生多样化兴趣特长具有重要价值意义,这对非学科类课程的师资、设施、场地等提出具体建设要求,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统整资源难度非常大,实施效果不乐观。部分学校激励、引导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配套机制不健全,对优质资源的挖掘难度加剧。三是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配置存在结构性短缺,科技探索类、艺体拓展类、综合实践类课后服务大多由校内传统学科教师兼任,专业性不够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难保障,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部分学校对课后延时服务的定位局限在完成作业上,功能过于单一,与“双减”改革预期存在差距。

(五)社会的教育改革期望仍需引导

一是科学、合理的人才观未完全建立。普遍重视分数排名而淡化全面发展,追求名校名师而忽略特色适切,在职业认可、学业评价、人才发展等方面,存在根深蒂固的偏颇的传统思想影响。二是教育生态受到破坏。教育改革,尤其是宏观层面上的大规模教育改革,出发点与落脚点往往都是支撑和服务社会改革。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也重的根源是一个社会层面的系统改革问题,需要统筹教育系统内外相关主体、因素来共同解决。社会和家庭对学校、教师的育人功能放大,以至于部分家长完全把孩子的教育责任甩给学校、教师。社会舆论片面地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个别现象迁移到学校和教师群体上,师道尊严面临新挑战,尊师重教的氛围受到冲击。

(六)政府的监管推进机制有待强化

一是校外培训常态化监管乏力。“双减”后,校外补习风气有所遏制,但多数培训机构转成“地下”活动,仍然在正常上课期间、周末等时段,违规开展学科类、超前类、刷题类、占坑类补习与考试,仍然有培训机构参与优质生源掐尖。二是相关利益主体执行政策不彻底。部分教师在减少作业布置方面动力不足,个别家长仍然要求教师多布置作业,部分学生主动做课外作业。部分区域对校外培训机构评估、监管、查处的主动性、持续性、高压性不强,制约“双减”改革向纵深发展。三是统筹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如课后延时服务的经费来源问题,区域优秀师资、优质课程等资源统筹问题,学生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的安全责任问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双减”改革的问题,以及考试评价系统改革及价值引领的问题等,依然有待深化研究和有效解决。

三、新时代深化“双减”改革的发展路向

深化“双减”改革要坚持新时代素质教育在探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充分认识到“双减”改革的战略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摒弃单一“治标型”推进思维,改变短期“运动式”推进方式,遵循系统思维与原理,聚焦实践困点,统筹协调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价值关联和结构功能,切实减负提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支撑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调动改革内因: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双减”内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深化“双减”改革要不断调动内因,充分认识“双减”改革的战略性、导向性、系统性,增强“双减”改革行稳致远的内动力。党和国家以推进新时代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重要决策部署,彰显了国家意志,体现了改革决心,提供了实践遵循。“双减”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实践创举,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双减”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发展理念的回归、教育生态的重塑和教育治理的创新”,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均衡、优质全面、初心使命。顾明远教授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从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角度作出的重大安排!”深化“双减”改革要跟进相关本体问题、操作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牢固树立“双减”改革的理论自信,准确领悟“双减”的时代价值、目标规划,明确“双减”对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合格人才培养及应对国际人才竞争、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等蕴含的重要价值,统筹并整合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增强“双减”认同度和内动力。

(二)聚焦主要矛盾: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双减”大环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强调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双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避免地存在教育系统内部、外部众多利益相关群体及要素之间的价值、利益、功能等矛盾冲突,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方式,聚焦突出问题及问题的主要方面,凝聚“双减”共识、增强“双减”合力,营造“双减”行稳致远大环境。“政府做对了,就会有适合减负的校长出现。校长做对了,就会有适合减负的老师出现。老师做对了,孩子的课业之‘负’就能‘减’下来。”

一是各级政府稳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评价是牛鼻子,直接制约着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群体推动“双减”的实效。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使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级政府要提高评价改革站位,明确主体职责,增强改革定力,积极消除评价改革负面效应,准确认识到新时代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并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从认识、理念到行动实践,不断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杜绝设置、考评升学率和名校率等行为,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完善各级学业质量监测体系,深化各学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时间、空间、精神、氛围等方面切实为学生松绑,给学生自主选择与发展的机会、平台。各级政府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唯考试”“唯分数”“唯排名”,应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探索增值性评价,强化发展性评价,改进过程性评价,纠正各种短视化、功利性评价。通过评价改革,解放孩子的天性、承认孩子的差异,让能力不同的孩子有意愿、有机会按照禀赋和兴趣接受适合的教育。引导中小学教育走多样化发展道路,通过调节各级各类教育规模的匹配度,来降低升学压力;通过社会改革来调整阶层利益,化解科举文化残余的消极影响,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发展。

二是学校要回归人才培养的核心本源。“双减”强调学校重塑人才培养主阵地地位。学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方面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应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彻底摒弃“重智轻德”“急功近利”思想,努力培养新时代中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积极争取、创造、拓展办学空间,增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统整力度,科学吸纳校外培训机构、社区、企业、文化场馆、主题教育基地等专家、名师及课程、场地等资源,因地制宜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延时服务,充实科技创新类、考察探究类、艺体拓展类、职业体验类、社会服务类等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发展多样兴趣特长的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三是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既是“双减”政策的执行主体,也是“减负提质”的核心目标群体和利益相关群体。“双减”改革中,教师应瞄准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培养。在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统领下,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考试设计,强化教学评一致性。探索大单元教学、探究性教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及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融合性与思想性的主题内容,能动地、愉悦地、交互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实现知识的理解、联结与迁移,并将其运用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最终形成批判性与创造性的高阶思维能力”。减去简单重复性的、一刀切式、绝望的、机械的、无意义的学习负担,注重分层设计、多元供给,强化综合性问题解决的高阶思维培养,促使学生在正常的学习负担“苦”“累”“忙”中感受到兴趣的驱动、成长的意义、发展的希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做好课后学习规划、学业规划、生涯规划,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成长需求。

(三)延展育人系统:强化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两者具有不同的育人价值、定位、结构与功能。家长、学生、教师作为两个教育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彼此之间存在深度的双向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和交流的可能,影响着家庭教育系统与学校教育系统之间的价值转化、资源供给、信息交流等。这种家校交换、交流的变现程度,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家长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时间、精力、方式等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尤其是在孩子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家庭教育的环境与氛围非常重要。

社区、学校、政府要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注重引导家长准确解读“双减”理念和要求,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摒弃“唯分数、唯名校”的单一评价思想,强化并践行适切、多元、特色的评价理念,接受“平凡+唯一”的孩子。增强作为孩子成长发展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加强家庭教育理念、策略学习,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与学校一起推进“双减”、提高实效。依托家长学校、主题班会、专题培训、实地家访等,增强素质教育导向,理清“双减”改革脉络,凝聚合力。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引导父母在“双减”背景下更多关注孩子们的价值观念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引导父母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发展观、评价观,践行基于对话协商的家庭教育模式,营造“低负高效”“良性互动”“未来可期”的家庭教育氛围。三是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娱乐、实践时间,预防“双减”背景下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视频而产生近视、厌学等新问题。关注并强化体育训练及艺术、科技、阅读、探究等实践活动,呵护并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引导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及问题解决综合能力。四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依托,探索性给家长松绑,保障家长具有一定时间、精力参与亲子活动,协助发展素质教育、深化“双减”改革。

(四)着眼系统变革:健全配套机制,保障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双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改革,必然涉及对传统教育组织状态、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调整、变更、改良,这是一个“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过程,需要强大的配套机制予以支撑。系统突变性原理揭示,在量变未达到质变的过程中,系统具有自我稳定的能力。深化“双减”改革需要打破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固有的稳定性状态,推动育人系统从一种组织状态进入更高、更好的另一种组织状态,这种打破惯性、摒弃惰性、改进革新的“破”与“立”的过程,及实现最终的自组织状态,均需要配套机制的引领与支撑。

“双减”政策的施行将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构与再造,需要建构起横向“政策群落”和纵向“政策链条”交叉的政策供给样态,形成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改革体制,形成“双减”政策试点和全面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表,助力行稳致远。一是健全政府主导、校际统筹、资源共享的“双减”机制。区县政府协同学校采取购买服务、协同研发、合作办学等方式,引入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弥补校内课后延时服务课程种类单一、质量水平不高的短板,形成区域、校际、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探索开展多元化课后延时服务,以学校供给为主体,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社区、家庭、企业等服务供给平台,充分整合区域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场馆资源、教师资源等,建设校外课后延时服务基地。健全学生参加校内外学习实践活动必备的安全审批、预警、防范、权责分离等机制,给学校、教师松绑。二是健全课后延时服务配套待遇、考评、激励机制。保障校内外指导教师基本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师资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资源统筹,强化专项资源投入,保障必备的师资、课程、设施设备、场馆等条件建设,尤其要重点帮扶农村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三是健全“双减”过程督导、支持、反馈机制。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家庭、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大数据监管平台。定期与不定期、显性与隐性相结合,适时开展学生作业负担、课外辅导情况等调研,重点查出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招生、违规补习、违规考评生源等问题。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课程进行审查,确保“双减”落地落实。坚持以校本教研为主,加强对校内课堂教学和课后延时服务进行研究、指导、服务,研制出台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等,引领教师把主要时间、精力用在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考试评价等研究与实践探索上,不断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一大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所需的优秀人才提供条件。

结语

“双减”作为一场中长期的系统改革,贯彻了新时代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思想理念,承载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政府等相关主体对深化“减负提质”、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价值诉求。深化“双减”改革,应进一步坚持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理念,聚焦各利益相关者的主体诉求和实践困点,统筹整合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和要素的价值需求、利益关联、结构功能等,从思想认识、实践行动、条件保障等全方面推进“双减”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国际人才竞争,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请确认您是在了解道芬智学 隐私政策的前提下浏览网页。
我确认